
首先是 3D 地標,PolNav 可以讓使用者選擇顯示「多」、「少」,或是「無」地標。如果是在大都會區,太多地標其實不容易辨別,這時候請記住「少」即是「多」的原則,地標愈少,看到的地圖愈多。

下圖當顯示「更多」地標時,畫面上是否更為難以分辨主要 3D 地標?

PolNav 具有跟 TomTom 類似的高速模擬導航,新版加上模擬導航時的控制介面。圖中下方的按鈕分別可以減速、加速、暫停、以及停止模擬。
右上方的指北針圖式,多了個紅色的箭頭,它指向目的地的方向。
另外可以看到右下方會顯示速限。當您超速時,右下方的綠色車速便會變成紅色顯示。筆者為了快速模擬導航,所以速度設定稍快了些,行車請勿超速!

下圖,模擬導航控制介面遮住了要介紹的重點 -- 多線道提示,不過筆者也沒法一邊開車一邊擷取畫面,只好請讀者將就一下。

接著則是台灣導航軟體互相較勁的重點之一 -- 複雜路口擬真圖。還記得去年的擬真圖數量冠軍 Nuro N19 嗎?這次 PolNav 一加入戰局,便以 2773 張圖片笑傲江湖!

PolNav 的擬真圖片僅占畫面約 1/6 的面積,接近路口時,會自動全螢幕顯示。全畫面顯示時,PolNav 仍在左方顯示距離轉彎的提示,避免駕駛者錯過待轉路口。


當然,就像韓國版路仙一樣,您隨時可以點縮小的擬真圖,放大到全螢幕;或是點全螢幕的擬真圖,回到縮小的狀態。再看一下高速公路上的擬真路口提示。


台灣版有個特殊的設計,那就是在地址查詢時,可以選擇行政區域,列出全台各縣市,這比每次用注音輸入法來打「台北市」快多了。


景點搜尋時,如果知道景點名稱,也不用先選縣市,可以直接點選所有城市,立刻輸入想要搜尋的名稱。

值得一提的是,PolNav 的注音輸入類似於 MioMap 的智慧型注音,只要輸入前一兩個注音符號,它便列出相關字眼,非常方便。它還有類似路易通的路名筆劃查詢。
注音鍵盤的排列並非使用電腦「傳統式」的由上到下、由左到右。對於習慣使用電腦的使用者,可能要稍微適應一下。據 PolStar 表示,這是為了配合各種不同的解析度,尤其是 240X320 的 PDA,所做的折衷設計。

除了注音輸入法,PolNav 也增加了手寫輸入介面。(在景點查詢之過濾條件時,目前則只能手寫輸入中文。)

PolNav 有些功能是 option(額外付費選項),台灣版的 TTS 也是如此。(測試版會聽到廣告詞)這版 TTS 聽來跟 Panasonic PanaNavi 是一樣的版本,聲音清楚易辯,但是大陸口音。

由下圖可以看到,圖資是最新的勤崴 2009Q1,筆者測試了一些地址,大致上門牌編號都相當正確,但有些巷弄則搜尋不到,例如「台北市忠誠路二段 10 巷」並沒有辦法直接找到,但「11 巷」則找得到。「台北縣石碇鄉石碇 X 號」,則只能搜尋到「台北縣石碇鄉石碇路」。

這些只是 R5.5 跟先前版本的主要差別介紹,如果您沒有用過 PolNav,請參考相關文章,認識這個 UI 相當直覺,集各家之長的台灣軟體。
雖然 PolStar 表示,目前鎖定 2-Din 車載導航裝置(800x480),但手機與 PND 則在推廣與供系統廠或用戶評估階段,相信不久的將來,台灣的用戶也能看到 PolNav 的身影。